close

  在生活中,人們感覺到在國內,人民幣越來越不值錢;而在國外,人民幣越來越值錢。對此,首都經貿大學經濟學教授蘭紀平指出,其實,這裡面涉及到貨幣購買力和匯率的不同概念問題,前者是講人民幣在國內的購買力,後者則關涉匯率。
  他還指出,由於貨幣超發,加上中國經濟結構自身存在問題和農業產業鏈比較薄弱,國內商品價格與國際大宗商品價格出現同步上漲,這成為造成人民幣出現升值,而百姓在日常生活感到越來越不值錢的重要原因。
  對於外儲、美債損失慘重的流行說法,蘭紀平指出這種說法是錯誤的。他說,這類說法之誤在於把貨幣的對內貶值和對外升值混為一談了。要明確的是,反映國內購買力下降的對內貶值,這是貨幣的自我比較;而人民幣對外升值,美元對人民幣貶值作為匯率概念,是不同貨幣間相互比較。
  什麼是人民幣國內貶值和國外升值?
  專家舉例分析兩個不同概念
  常常聽到不少人抱怨:“不是說人民幣升值了嗎?那麼錢應該更‘值錢’了吧?但我為啥感覺錢越來越不值錢呢?”對此蘭紀平先舉了一個例子,用來解開大家的困惑。
  李大媽在市場上買大米時,發現此時大米已經是3.30元/斤了,她記得這種大米在2005年為1.90元/斤,因此,可算出該大米的物價指數為1.74,8年期間年平均上漲9.2%。就購買大米的能力而言,與2005年的1000元相比,2013年的1000元已縮水至576元,即人民幣對內貶值了。
  但當李大媽去中國銀行購買外匯時,她又看到當前匯率已是6.17元人民幣兌換1美元,她用1000元可購入162.07美元。她記得8年前8.28元人民幣兌換1美元,當時1000元人民幣只能購得120.77美元。8年來,人民幣對美元累計升值超過34%。今天,她手中的人民幣可換更多的美元,就交換美元而言,匯率上升使人民幣越來越值錢了。
  這就是物價上升帶來的人民幣對內貶值和匯率上升帶來的人民幣對外升值。
  這個例子說明貨幣購買力和匯率是兩個不同的概念。貨幣購買力指單位貨幣在某一價格水平下能購買商品及支付服務費用的能力。匯率則指兩種貨幣的兌換比率。在生活中,人們感覺到,在國內,人民幣越來越不值錢;而在國外,人民幣越來越值錢。其實,前者是講人民幣在國內的購買力,後者則關涉匯率。
  國內為什麼錢越來越不值錢?
  受貨幣超發和經濟結構問題等多因素影響
  蘭紀平指出,多年來,由於國內的經濟增長更多地依靠投資,依靠大量增加的信貸投放,致使我國的貨幣投放量無論同我們自己過去比,還是與世界各國相比,都有著較大數量的超發。到今年第一季度為止,廣義貨幣(M2)已經超過100萬億元,2002年年初為16萬億元,10多年中增長超過5倍。我國的貨幣總量與GDP之比已超過200%,我國的經濟總量為世界第二,大約為美國的1/3,而貨幣投放量比經濟總量第一的美國高出1.5倍,位居世界第一。
  “一般說來,貨幣數量與物價總水平有著水漲船高般的對應關係。”他指出,但在實際當中,貨幣超發後,往往不是表現為市場上所有物品都同時、同比例地漲價,而是表現為有的商品漲價堪稱凶猛,有些會漲得相對平穩,有些則會呈價格下降的趨勢。這又是由具體商品的需求、供給狀況及購買者預期等多因素決定的。國內大城市中的商品房價上漲就是最為突出的堪稱凶猛者。
  眾所周知,目前的人民幣升值更多還是由於美元貶值帶動的,而並非人民幣的主動性升值。由於中國經濟結構自身存在問題,加之農業產業鏈比較薄弱,使得國內商品價格與國際大宗商品價格出現了同步上漲。這成為造成人民幣匯率出現升值,而百姓在日常生活中卻感覺到貶值、錢越來越不值錢的重要原因。
  他還指出,這種狀況對國內經濟的影響也是多方面的。譬如,有利於國內企業降低進口成本,在進口國內所需的原材料、能源、高科技產品、各種消費品,以及償還外債方面將獲益,還有利於國人去境外旅游、留學、投資。但會提高國內企業的出口成本,特別是那些完全依靠低價產品、廉價勞動力,利潤較薄的企業。  (原標題:八年間1000元縮水至576元)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by09byspk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